探秘内蒙古零碳标杆,解码生态经济转型之道

探秘内蒙古零碳标杆,解码生态经济转型之道

学习时间:2025年7月24-26日

学习地点: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、鄂尔多斯市

学习对象:企业中高层管理者、战略发展部负责人、ESG负责人、可持续发展总监、低碳技术应用主管、绿色转型顾问等。


自 2015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《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,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已成为全球共识与行动纲领,标志着人类社会迈向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时刻。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,中国以 双碳 目标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,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展现出大国担当与战略定力。在此背景下,绿色转型不再是选择题,

而是关乎人类存续、经济韧性与国际竞争力的必答题,唯有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驱动,方能破解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时代课题。

2014 年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蒙草集团,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草产业、参与干旱地区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情况,并指出,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、技术、手段,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、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。内蒙古凭借在清洁能源开发、零碳产业集群建设等领域的突破性实践,已然成为全球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的标杆,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 中国方案

 

内蒙古在生态经济转型方面的突出成效:

n  清洁能源储量惊人坐拥全国约 1/6 风能资源、1/4 太阳能资源,广袤的戈壁与草原为风电、光伏项目提供天然场地,年日照时数超 3000 小时,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 10 亿千瓦,是名副其实的 空中三峡”“光热宝库

n  产业链条完整先进: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汇聚全球顶尖企业,构建 风光氢储车 全产业链闭环,从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,到氢能制取、储能应用,再到新能源汽车制造,形成零碳能源生产、存储、应用的完整生态。

n  政策引领示范先行: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,内蒙古积极响应 双碳 目标,率先探索零碳产业发展模式,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,为全国乃至全球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权威范例。

n  生态价值潜力巨大:13 亿亩天然草场、4 亿亩森林、广袤湿地与多样生态系统,构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碳汇资源开发前景广阔,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持续拓宽。


蒙草集团——生态修复与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开拓者

n  科研平台众多:拥有 30 多个国家、自治区级科研平台,如国家林业草原风蚀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。

n  种质资源丰富:建成多个种质资源库,收存植物种质资源 2200 种、6 万份。

n  品种培育领先: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草品种 105 个。

n  产业体系完善:拥有良种繁育、饲草基地及采种基地 28 万亩,建设草种繁育基地 21 个。

n  大数据支撑强:建立 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,为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持。

n  生态修复经验足:累计修复国土面积 3200 万亩,业务覆盖全国 10 多个省份,并在新加坡、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,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生态修复。


u=3710385963,1279987851&fm=253&fmt=auto&app=138&f=JPEG.webp.png


伊利集团——乳液可持续发展的领航者

n  市场份额领先:2024 年市占率约 24.2%,液态奶、奶粉、冷饮业务行业第一。

n  业绩表现优异:2024 年营收 1157.8 亿(亚洲乳业第一)。

n  产品创新能力强:2024 年底专利数世界乳业十强第二、国内第一。

n  产业链布局完善:全产业链布局,健康谷落地 14 个国家级项目,建成液态奶、婴配粉等世界级生产基地。

n  品牌价值高:蝉联 BrandFinance 2024 年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 10 强 榜首,国际认可度高。

n  可持续发展成果显著五大系列 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,44 家工厂获国家级 绿色工厂 认证。


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——零碳产业发展的先行者

n  能源优势:150 公里内布局风光电站,园内企业绿电使用率近 70%,38.5 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就地转化,2025 年将达成全绿电供给。

n  产业集群:已形成 风光氢储车 产业链,入驻 17 家头部企业,如远景科技、隆基绿能、美锦国鸿等,十四五 末产业产值预计破千亿。

n  环保成果:国内光伏领域最大工业废水零排项目,日处理 5 万吨,循环利用率 95%,年供绿电 600 万度,减碳 5983 吨。

n  标准制定:参与编制《零碳产业园建设规范》等多项标准,填补国内零碳园区建设、绿电评价领域空白。

n  智能管理:52 家规上企业接入能碳管理平台,实现能碳排放智能分析与动态监管,光伏年发电量超 600 万千瓦时。

n  经济数据:2024 年新能源产值 200.9 亿元翻倍增长,企业协议总投资 900 亿元,投产后产值预计超千亿。


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—— 双碳目标实践的先锋者

n  科研成果丰硕:已开展 66 项绿色课题,规划类占 50%,为碳达峰战略提供政策依据;技术类占 24%,应用类占 26% 。

n  产学研深度融合:与 14 个院士团队、44 家企业、9 家机构合作,编制的氢能产业规划等文件,有力推动当地氢能产业发展。

n  技术创新领先:固废处理催化裂解技术小试成功;煤基固废治理项目使农作物出苗率达 90%,每亩消纳固废 150 - 200 吨。

n  平台建设完善:建成全国首个 双碳 全数字化展示中心,接待超百次参观;推进双碳科创空间建设,助力成果转化。

n  示范项目成效显著:打造零碳示范项目;与中石化共建零碳示范站,年消纳 1.5 亿度绿电。


议程安排:


微信图片_20250611173058.png